物理无理?

研究物理必须具备两个素质——首先要能忍受物理的混乱,然后要会从混乱中寻找秩序。

 

   今天讲Dirac方程,Pro Zhu用了一连串的“假设”——“假设波函数仍可写成这种形式”,“假设高能情况下动量算符仍是XX”,“假设系数是一个列矩阵”“假设……”“假设……”……最后,我们得到了大名鼎鼎的狄拉克方程——描述电子运动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完了他说,你不要问我这是怎么来的,这些假设都是没有道理的。当时很多人去研究,试了无数种方法,都没有成功,只有狄拉克成功了,得出了跟实验符合的结果,而且预言了正电子。

  这就是理论物理发展的进化论。每天都有无数的理论被“变异”出来,但只有通过实验验证的才存活下来生衍繁殖,其他的都变成了垃圾。如果你去读今天的理论文献,会发现对同一个现象有各种希奇古怪的解释,极其混乱,而一旦出来一个限定性实验,理论就会死一大片。而理论的提出,往往带有随机性,尽管有一些逻辑推理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根据某种原则或是喜好(比如美学)猜的,猜对了就名垂青史,猜错了就继续默默无闻,而那种屡猜屡中的人,就是天才。物理学家们对这种事情似乎总是津津乐道。由于有实验的保障,做理论的人总是可以放心大胆地猜,因为大家相信,“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实验结果,即便猜错了也不会扭曲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顶多烧些银子,浪费点青春。

  不过,物理学家这种豪放洒脱的性情让数学家们很恼火。记得以前听数学系一个老师讲座,他说,大学里上量子场论的时候,他和几个数学系的哥们都挂了,因为他们实在是无法忍受那里面混乱的逻辑,没办法学。他又提到了当今超弦泰斗Witten,尽管Witten是菲利茨奖获得者,但他仍坚持说自己首先是一个物理学家。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很喜欢用物理的思维去推导数学定理,大刀阔斧勇往直前,结果他背后就跟了一大群数学家为他打补丁——补上无数的证明漏洞。这位老师最后很无奈地感叹了一句: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啊!

  数学家们费尽心思雕琢出来的精致严密的理论,为物理学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具。每遇到一些物理问题时,物理学家就会在数学家们整洁豪华的陈列室里找一些工具,看到一个,说:这个好,就拿去用了。但当数学家跑到物理学家乱七八糟的工地上去看时,却大为不满:物理学家从来不用完整的工具,那些可怜的精致理论被他们拆得四分五裂,只取有用的部分,管它严密不严密。因为他们知道,数学家是可以充分信赖的:只要一个定理一经证明,在其概念框架内绝对错不了,决不会像物理理论一样,今天看还是对的,明天就被一个实验推翻了。更让数学家气愤的是,你们搞物理的用数学就好好用呗,用完了还要搬一些奇形怪状破破烂烂的东西到我们的陈列室来,害我们要花好大的精力把他们修好。前面提到的Witten就是一个例子,历史上著名的还有Dirac为研究点粒子提出的性质极其“难看”的Derta函数,曾经有很多数学家拒绝承认它是一个函数。不过,最终胜利的还是物理学家,现在不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了一套“广义函数论”么?

  看到这里,你脑子里大概会有一个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形象了:数学家是一丝不苟,衣冠整洁的绅士,而物理学家则像个大大咧咧的邋遢鬼。但如果你要以这种形象想象数学和物理,那就有失偏颇了。又想起来Pro Zhu今天说的话:“你们选物理是很正确的!只要你提出的理论得到实验的验证,你就能得到认可。数学就不一样,他们成天吵来吵去,很混乱的,而且如果没有大佬赏识你,你就永无出头之日了。”呵呵,这话似乎会对做数学的人有些刺激,不过还是很有道理的。物理和数学的价值取向有很大不同。物理追求的是“真”,而数学追求的是“美”。纯数学像艺术一样,是一种纯粹的构建,评价的标准是逻辑的严密、结构的漂亮,它往往因个人的喜好不同而不同,没有一个唯一的是非判断。相反,物理的目标是解读“上帝的思维”,是一种“发现”——要为这个世界找到一个统一的解释。物理有唯一权威的判断标准,那就是实验。尽管过程显得很乱,尽管总让一些人很不舒服,但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朝着“真理”收敛的。相反,数学发展的方向却是不断发散的。这样看来,其实物理才是最统一,最和谐的。更重要的是,正如Pro Zhu讲的那样:物理真正做到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排除学术腐败等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发现真理。

 

  因此我可以说这样一句话:数学家比物理学家可靠,但物理比数学可靠。

为什么我们的科学家这么忙?

两件事促使我写这篇日志:

 

第一件事:今天查文献,无意之中“闯”进了一个blog—–Cosmic Variance. 这是一个由Stanford, Chicago, USC等大学的5个理论物理学家建的(包括两位女性)。上面的日志内容极其丰富,从科学、哲学到政治、娱乐,你可以看到他们和一帮访客在激烈的争论科研经费、种族歧视、民主问题,一起共享电影、感恩节的火鸡和好玩的图片,要不是有几篇关于物理和物理学家的讨论,很难想象这里的主人是一帮在象牙塔里玩儿着高深理论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最让我惊叹的是他们发文的频率:频率最高的一位几乎一天两篇,其他人也是两三天就一篇(可能跟这几天是感恩节有关),还不算那些零零碎碎的评论。他们这些大物理学家(这几个学校都是我申请的,其中还两人是我很向往的导师)怎么就不“忙”呢?

 

第二件事:学院论坛上贴出来一则消息——

5年里北大和中科院135位教授英年早逝

记者 代小琳

  在近5年内,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有135位教授死亡,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3.3岁。昨天,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北京论坛“公共卫生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分论坛透露了此消息。

  殷大奎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发展中国家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的主题报告。他说,目前,在中国与生活方式等有关的慢性病患病率逐步上升,比如肺癌、乳腺癌、大肠癌等的患病率比10年前几乎翻了几倍。在知识分子中,存在着严重的“过劳死”现象,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普通人平均寿命少10岁。近五年来,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去世的135名专家和教授,平均年龄仅为53.3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晓光研究员之后的发言印证了殷大奎的观点。杨晓光说,调查显示,在我国18至44岁的成年人中,有83%的人没有参加体育锻炼。他说:“如果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下去的话,未来我们会有4亿人超重,2.1亿人患病高血压。”

   北京晨报  

  

      想起来我的导师。每次找他都要打两三次电话才能找到,见面时第一句话总是:“我最近很忙……”这确实是实话,像他那样一个至少在中国还算颇有成就的科学家,似乎成天这里报告那里研讨会是很正常的事。这不,现在干脆出国了,一走就是半年。不过纵观物院的教授们,似乎没有几个不忙的。甚至可爱的Pro Zhu也拒绝课间给学生答疑,理由是:“我很累的,就这点空闲,让我休息一下吧。”不顾我颤巍巍地捧着书苦苦哀求,还扔出一句:“原则问题!”要不是看在我佩服他的分上,真想踹他两脚。

  又想起来以前看一本介绍弦论的科普书时,作者叙述了他们得出一个成果的过程:他和一位合作者周六讨论时想到了一个计算对偶空间耦合常数的方法,但需要另一位编程高手的帮忙。但那位同志的原则是双休日决不工作,结果他们费了好大的口舌,还以一箱啤酒为补偿,把他请到了实验室。结局自然很完美,当天就算出来了重要结果,那位同志也喜洋洋地拉着一箱啤酒回家陪妻子过周末。呼呼,这种贪图享乐的小资情结,在我们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够容许?更何况还是要为人表率的科学家!

  相比之下,Pro Zhu争取那点点休息时间实在是显得可怜了点。不知道他们在周末加班埋头苦算时,有没有憧憬过陪家人看看电影,爬爬山?

  当然美国科学家中工作狂也不少,像我们有个师兄的哈福老板就每天只睡4个小时,逼得他们也不得不跟着熬更守夜。但那是个人性格问题,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但在中国,科研似乎是一件很沉重的任务,小到争取项目资金,中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到得什么XX奖为国争光,似乎科学家们的一举一动都牵涉到国计民生,呜呼,岂能不累矣!

 

  科学,是可以玩的。不见谁玩就把命早早玩掉了。

可爱的教授们

摘了一些最近物院教授们冒出来的经典语录,大家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还可以科普一下,而且可以看出物理是最保鲜的事业,呵呵。

 

Pro Liu

在给大一的弟弟妹妹介绍高深的量子场论的讲座上

教你们一个最简便的量子化方法:如果你是近视眼,呃,就像我这样,你就摘下眼镜。你看,这一个点就变成了模糊一团的球,这就是量子化。不过这还不够,你还得说服自己,这不是你眼睛的问题,而是物理世界本来如此。当然,如果你不是近视眼,那你就可以去喝上二两老白干……

话还没说完,一块眼睛片竟然掉了下来。这么急着给我们演示量子化方法,刘老师真是太敬业了!

 

 

还是Pro Liu 平统课上

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力学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关系。现在很多人把它翻译成“不确定性关系”,为了强调这不是测量的问题,而是物理规律本身如此。不过我总觉得这个翻译很别扭,因为它老让我想到保先——究竟是“保持先进性 教育”呢,还是“保持先进 性教育”?

全体人民绝倒……老兄,物院的党员还是不少的啊

 

 

Pro Zhu 给我的专业方向提建议

年轻人一定不要去研究量子力学基本问题,很容易做成法轮功的。

看来问题很严重啊,为了杜绝flg,国家一定要颁布法律禁止研究量子力学!

 

 

理论所研讨会上

Pro Zhu (做报告的时候感慨道):其实啊,人类是很无知的……

Pro Zheng(一脸不屑):那是因为你自己无知。

Pro Zhu(赶忙诚恳改口):对对对,其实啊,人类除了郑XX,都是很无知的……

久闻Pro Zheng 的大名,今日一见,竟然如此彪悍。

看教授们抬杠真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呵呵。

 

 

理论所报告会,报告人的PPT上出现了一张美国淘汰已久的U2隐形侦察机。

Pro Zhu(满怀爱国热情):这个飞机,解放初被我国打下来过两架!

Pro Liu: 不只两架,有五六架呢。后来美国就不敢用了。

报告人:嗬嗬,咱们继续介绍这个微波背景辐射……

Pro Li(沉思良久后):我发个言!(大家期待着他的专家意见)这个飞机是怎么被打下来的呢?当时中国飞机飞不了那么高,炮也打不了那么高。其实是让飞机带着高射炮,一直往上冲,直到速度减为0,然后再发射炮弹……

Pro XX(场面已经混乱,分不清是谁在说话了):头两架是这样打下来的,后面几架是直接用炮打的……

某同学:不是用竹竿子捅下来的么? ……

宇宙学的报告会就这样变成了打飞机研讨会。

Matrix里的世界——黑客帝国(1&2)

 这是在3还没有出来之前写的。本来想3出来后补充完整,但3太让我失望了,干脆就不写了。其实前面两部已经很完整了   

 

网络是一种象征,那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从行为到心理都受到控制的状态。有一部分觉醒的人,他们不停地挣扎斗争,想要认清真相,获得自由。为此,他们必须弄清楚三件事:这个世界的存在形式,运作形式以及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黑客帝国》对三个问题都给出了答案。第一部主要是回答第一个问题——真实与虚幻,第二部主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必然与偶然——因果律,而贯穿始终的还有第三个问题——选择与控制——自由意志。
  • 真实与虚幻

      对真实世界的探索,是人的本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会问:我们所感觉到的这一切,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还是只是一个虚幻的投影?博拉图的洞穴假说,揭示了这样一个状态:被束缚在椅子上的人们看到的一切都只是实体在洞壁上单调的投影,只有当他们挣脱束缚,逃到洞外,才发现那绚丽多彩的自然才是一个真实而丰富的世界,那也是博拉图心中的理想国.庄周梦蝶的故事也对感官世界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现实与梦境,究竟谁是真,谁是假,抑或是两者本没有真假之分,一切都是相对的.

    《黑客帝国》便是利用现代科技的产物,把这种思想用具体的象征表现出来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并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却引发了人们对真实与虚幻这个问题的重新关注。《黑客帝国》决不只是要告诫人们网络的潜在危险,而是要借助这样一种描述方式对我们的生存空间作深入的探讨。谁又敢肯定,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更大更完美的程序里呢?

 《苏菲的世界》也是这样一种布局。当结尾处真相大白时,才发现那个聪明伶俐的苏菲和她知识渊博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原来都只是一位联合国职员送给她女儿的生日礼物—— 一本哲学启蒙书里的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只是那位父亲头脑里的思想产物罢了。那么那位父亲呢?他又能保证自己不是一个更高级存在的思想产物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判断世界的真实性。《黑客帝国》里给出了一些方法。一个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逻辑的连贯性,即在真实世界中,一切都有固有的规律,没有“奇迹”发生,而虚拟世界却可能因为系统出现漏洞而发生不符合常规的事情。事实上,Morpheus正是利用这一点说服Neo的。那么,什么是逻辑?什么又是我们所谓的常规呢?我们所有的常识不都是毕生所积累的经验产生的吗?发现不合常理的事,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当人们首次发现它们的时候,总是会本能地怀疑所见事务的真实性,但深入研究后,又总是会找到一种与已有常规相兼容的新规律,建立一种新的常识,科学就正是这样发展的。因此,科学的发展,也正是人们不断向自己证实这个世界真实性的过程。梦境之所以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不真实的,正是因为它缺乏逻辑的连贯性。它只属于个人,这是空间的不连贯;梦境的散乱、断断续续,是时间的不连贯。但是,这个判断标准是谁定的?难道有哪位“先知”来告诉我们吗?没有。这全是我们自己定的,也可以说,这纯粹是我们的信仰。有人质疑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认为它比梦境强不了多少。对此,我们无法将之完全驳倒。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因为它毕竟至今没有失效过。

  设想,如果Matrix足够完美,以至于不会出现任何“反常”,Neo以及那里面的所有人能怀疑它的真实性吗?关键的问题就在于,Matrix的根源来自于人的设计,而人是不完美的,因此永远也别指望Matrix变得完美。这就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相信,这世界只有一个完美,它代表着唯一的真实。这个完美的存在,可以称为“上帝”,但决不是基督教里所认为的人性化的上帝。他是一个无限的存在,是人们有限的思维所无法想象的。如果硬要用什么东西来类比的话,它最接近道家里的“道”:一种永恒的,先在的,万能的,始创的,但却不可名的东西。它的完美性,使得一切变化都具有了逻辑的连贯性。不过,这些都只是比喻,都只是符号象征,这是语言的缺陷,我们只能到此为止。那个最终极的因素,我们是无法想象的,我们只能知道它怎么运作,而永远无法知道它是什么和为什么。

  但即使这样,也只说明了“上帝”或“道”的真实性,而无法说明我们及所感受到的一切是否是真实。这里所谓真实,关键看怎么定义。如果说存在即真实,那么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一切都应是真实的,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载体,就算网络世界,也是承载在电子信号上的。不过我们关注的是另一种真实,既存在的形式。这样就很难保证我们所感觉到的就是世界本身,即真实的了。

  这就有了真实的另一个判断标准:如果一个世界是建立在另一个世界的基础之上,或是由那个世界有意地生产出来,那么相对而言,它就一定没有负载它的世界真实。这就是我们可以判断网络世界的虚幻性的原因。这种判断的前提,本身就是相对的,它不能判断那个世界的真实性,只能判断它的虚幻性。就像你永远也无法肯定一个物体是静止的一样。

  Matrix是建立在人类“现实”世界的电子基础上,而且它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设计,因此它一定是虚幻的。但想想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呢?难道我们就没有承载的基础?我们就没有先在的设计?如果要做一个类比,科学家就是那群人类叛军,他们毫不留情地揭开残酷的现实:人以及所有的生物都只不过是一堆原子的组合,这些原子与组成空气或泥土的没有什么不同;不仅如此,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美景都只不过是电磁波对视神经的刺激,我们尝到的美味只不过是食物分子与味蕾分子碰撞产生的电信号,我们接触到的一切也只是电磁场的相互作用,而我们最引以为荣的智慧也只不过生化作用的效果。就算是这样,离真正的真实还差得相当远。整个世界都是上帝用我们还无法理解的符号书写的。这一切,与Matrix多么相似。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Matrix。人,以及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只是“上帝”设计的程序,或是它“思维”的产物。我们都是以最基本的粒子为载体,通过上帝设计好的方案运作!更重要的是,在这个Matrix之外,不存在一个更“真实”的世界,甚至没有任何形式的存在。这个Matrix就是一切,我们永远也不可能逃出去。

  • 必然与偶然

  现在来讨论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很棘手,因为这也正是当今物理学乃至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Matrix里面,既然一切都是事先设计的程序,那么就一定会依照一个不变的规律运行下去,因此,事态的发展便有了预测的可能,这也就是那个oracle的合理性,也可以说Matrix具有自我预测的功能。

  因果律,这是《黑客帝国2》里面重点探讨的问题。Why am I here? Neo始终在问这个问题,他想寻找一个答案,一个原因。对此,Merovingian有一段精辟的回答:

  You are here because you were sent here. You were told to come here. Then you obeyed. It is of course the way of all things. You see, there’s only one constant. One universality is the only real truth——causality. Action——Reaction. Cause——And effect.

  

  因果律让人相信,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有原因,出生在某个家庭有原因,上那所学校有原因,认识些什么人也有原因……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有原因,我们就是那张巨大的因果网(因果链还不足显示其复杂性)上的一个个结点。我们所接触的一切都可以是我们的原因,而我们也同样是那一切的原因。世间万物互为因果,使得一切都是必然。宿命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是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一切都是预先设计好。或许,那个上帝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复杂,恰恰相反,它太简单了,它就是一句最基本的程序语句,而由那句语句的重复执行产生了这么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或许又只是一个最简单启动机制,由它激发出了这一系列奇妙的连锁反应。世界的发展是可以预料的,但却不是先在决定的。上帝只作第一推动力,以后的事,他就不管了。

  但是,世界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现在还没有证据能够严密地证明因果律;相反,近现代物理的发展却似乎在走向几率、偶然、无序及混沌的理论,这使得我们对宇宙这个大系统的完美性及和谐性提出了质疑。然而,决定论的图像是如此美丽,以至于许多人不愿抛弃它,包括说过“上帝不扔色子”的爱因斯坦。一时间,物理界决裂成了两派,相互争论,现在看来是概率论者占了上风,但是仍没有哪一方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有人把宏观的必然解释成大几率,试图用概率论来完全取代决定论,那么,又怎么解释几率的必然性呢?为什么要采取替代的方式呢?一丝偶然的裂缝便会使整个必然的大堤溃决吗?世界最基本的运作规律只能在这两者中选其一?有没有可能在一个浮动着的概率论地基上生出一条条坚不可断的必然因果链,构成整个宏观世界的大厦?某一事件的发生是必然,选择哪一个物件作为载体却是偶然。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破坏了宇宙的统一性。但是,什么是统一性?统一不是单一,而是平等,是无分别,是对每一件事物都有同样的效果。就像法律也有统一性原则,但这并不等于说只需要一项条文。

这个问题太复杂,现在无法弄清楚。我们只能根据现象来推论,而几乎永远也不可能直接看到本质。但我相信,那个统领世界本质是存在的,并且无处不在,决定着整个宇宙。

  • 选择与控制

  人有没有自由意志?这是讨论过决定论后必然会提出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定义清楚,什么叫自由意志。我想讨论的,是大脑自发产生的原初冲动,既不受任何控制的理念,表现出来就是“我想……”。对于这种意志,其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做选择,当然不是你选择的结果(那属于行为范畴),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决定论正确,那么人的意志是否也被某种因素决定着呢?答案是肯定的。决定人意志的东西很多,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自身的物质基础,即生理因素;一是来自所有的经验,包括我们所接触过的一切人和事物。人的一切思维,都被这些东西控制着。人一生要做无数选择,大到选择自己的职业及人生道路,小到选择该吃牛排还是鸡腿。人们总是希望能做满足自己心愿的选择,即“自由”选择。但是,当你做这些选择时,是否想过你为什么要做此选择?

 

  You didn’t come here to make the choice. You’ve already made it. You’re here to try to understand why you made it. (the Oracle)

  Choice is an illusion created between those with power and those without. This is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We struggle to against it. We fight to deny it, which is, of course pretends. It is a lie, beneath our posed appearance.

  The truth is we are completely…out of control.

  Causality.

  There is no escape from it. We are forever slaved to it. Our only hope probably pieces to understand it, to understand why. Why is what separates us from them, you from me. Why is the ONLY real source of power, without it you are powerless. (Merovingian)

 

  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选择,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理解。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如果要在考虑偶然因素的情况下证明这一点,只需说明:偶然因素也是宇宙的客观固有规律,是我们受控于它们,而不是它们受控于我们。

  控制我们选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欲望。人无一例外地受到欲望的控制,我们做出一个个选择,就是对自己一个个欲望的满足。而这些欲望本身,是我们无法决定的。我们之所以会做选择,就是因为各种不同的欲望在相互权衡。舍生取义并不是我们扔掉了生的欲望,而是名誉和成就的欲望超过了它。同样,佛教或道家的“无欲”也只是对无限世界的渴望胜过了世俗的私欲。我写下这篇文章,也是出于我探寻宇宙奥秘的欲望,我所说的这一切,都不是我的原创,它们只是经我组织加工而通过我手写出而已,而我之所以会这么做,只是因为人是一种可以对宇宙进行反思的存在,产生这样一种生物,是宇宙发展的必然,其效果就像你在梦中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或是席勒的父亲通过苏菲与艾伯特进行的反讽一样。

  欲望的源泉是人的本能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它首先来自人的自然本能,是天生具有的,由生理因素决定,比如食欲、性欲,以及懒惰,都是属于此类;其次,它来自人的社会本能,是人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通过经验产生,由一些心理因素决定,比如渴望被尊重,成就感,名欲、权欲等。理性,也是经验的产物,它其实是为本能欲望服务的,只不过是一种更大众化的欲望。受控于理性,本质上也是受控于欲望,而欲望本身并没有高下尊卑之分。

  The truth is, you are a slave. (Morpheus)

  我们都是欲望的奴隶。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要满足各种因素在我们头脑中植下的欲望。可以说,是Matrix以各种方式在我们体内输入了程序,我们就受控于它们。不要妄想我们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能让上帝大吃一惊的思维,一切都是他设计好的。就像Zion里的人类,自以为摆脱了Matrix的束缚,实际上还是在为它的目的服务。

  • 真实与实用

  这便是世界的真相。太残忍?太消极?太不甘心?我与所有的人一样,有着自我认同感和作为人的骄傲心理,因此我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结论,甚至希望它被推翻,可惜我至今没有找到反证。如果这就是事实呢?我们该如何面对他?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看来,真相,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就像身在Zion中的Cypher,虽然清楚地认识到“真相”,却无法忍受真实世界中的清苦,而宁愿回到虚拟世界中去享受那并不“存在”的快乐。或许,切身感觉对自己才是最真实的,只要你能保证永远不会“醒”过来。

  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毕竟这个宇宙并不是要故意控制并杀死人的Matrix,也不是要闷死人的铁屋子。它没有目的,没有善恶,没有任何动机,更重要的是,它没有界限,至少现在还没有发现一个外在的“更真实”。存在,而不是存在的形式,便是我们全部的意义。

  “上帝”——那个终极的真实存在,给予了我们一切——肉体、灵魂及环境,同时也决定着一切——思想、行为及结果。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接收、理解,并按照已经形成的方案劳作与享受。我们是承接宇宙发展的一环,所做的一切都是必然,不需要受到赞颂,也无须受到指责——上帝不会跟我们做任何计较。

  自由是与责任成正比的。在上帝面前,我们没有任何自由,也就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但人却偏偏有本能去追求心中的“自由”,于是,责任就来了。

  我们真正能够得到的“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是建立在底层控制之上的“虚拟”自由。我们的欲望是受到控制的,那么满足欲望就是一种自由。我们并不是说可以选择什么,只是那种满足就是我们的追求——这也是受到本能控制的,但那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自己的感觉如何。自由,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它跟幸福的意义是一样的。同样,责任也是相对的。我们的责任不是外加的,而是对自己负责。为了保障那一种自由的感觉,我们有必要形成自己的信仰及一套内部的思想行为准则,“有意识”地“控制”我们的欲望,其实是因为对大部分人,维持自己环境的安定和舒适这一欲望占了上风——这也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本能。相信自由与承担责任,都是出于实用的考虑,尽管世界上本没有这些东西。

  这就是真实与实用,互不相同却并不矛盾。一切皆因存在而起,一切也都为了存在。Mopheus手上有两颗药丸,红色的能让你认识到真实世界,蓝色的能让你继续沉醉于虚幻之中。你会选择哪一颗呢?我会选择两颗都要。他们代表了对待世界的两个角度,没有谁更好,因为我们都需要。

哲学的目的就是认识世界,至于改造世界,那只是实用的说法。本质上我们不是主动地改造世界,而只是为世界所改造。但在这被改造的过程中,我们能得到报偿;我们心甘情愿做奴隶,结果却并不是消极的。

 

“上帝无法捉摸,但他不怀恶意。”

——爱因斯坦

 

说明:由于语言水平有限,此文中许多用词都不太合适,但只是一种借用,不含任何感情色彩。希望能尽量避免因语义引起的误解。

一切都可以理解——心灵捕手

刚开始看时,还以为又像《美丽心灵》一样是一部专门反映天才成就和人生的影片。影片里对Will的数学天才过分夸张的描写让我有些反感,特别是他身上那种年轻人特有的自以为是,让我十分不舒服。但是,当我看到心理学家Sean和Will在湖边长椅上的第二次谈话时,我开始明白这是一部探讨心理及人生问题的影片了。

 

原来,Will并不是本片的正面对象,他只是一个心理案例,一个因为从小被遗弃受虐待而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封闭心理的天才,我开始看他的眼光只是站在了一个不愿意去寻求他内心的俗人的角度,因此才会产生反感和不解。当Sean带着我们进入他和Will各自的内心世界时,我才又一次明白,原来一切都可以解释,一切都可以改变,不解和反感实在是无知和偏狭的表现。Sean重复多次的“It’s not your fault”终于打开了Will紧闭的心结,也再次提醒我,一切皆有原因,一切所谓反常都可以用正常科学的眼光去解读。

 

本片探讨的另外两个问题也很让我感兴趣:一个是关于书本知识和亲身经历,一个是关于人应该以何为理想。这两个问题也是我很久以前就思考过的,在Sean那里再次找到共鸣。Sean与Will在湖边长椅上的对话很有意义,书本上的或是自己思考的大道理不能代替亲身的感受,死去的伟人也不能代替活着的知己,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或深入的交流,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真正敢说自己知道什么。另外是关于人生,向Will这样有着无与伦比的数学天才的人,是否就有责任为数学奉献一生?还是允许他去寻找自己真正喜爱的生活方式?Jerry从爱才的角度出发,当然千方百计地希望他不要浪费自己的天才,成为一个杰出的数学家,当然他是假设了Will需要的是成就和名誉。而Sean则支持他自己去寻找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很难幸福的,但那个理想却不一定要指向某个宏伟的事业。最终,Sean选择了去找自己的女朋友。他成为什么人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成为一个心理健康,能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的人了。

一切为了自由——死亡诗社

     这可以算得上是我最喜欢的影片之一了,主题非常理想主义,情节却处处充满了现实的残酷。从小了看,这是一部探讨诗人情怀和教育的片子,独立自由的思想被激发释放,却又遭到极端保守的学校教育的扼杀;从广义看,它给我们提出了该如何生活的问题,如何做一个独立的人,如何从脑子里除去传统和顺从的桎梏,寻求真正鲜活的生命。Keating 所追求的独立思想的教育,不也正是我一直思索并追求着的吗?他对自由思想的诠释和鼓励引起了我极大的共鸣。还有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Neil的遭遇可能代表了很多人的情况,这也是我希望能改变的。

 

关于诗人:这是继《邮差》之后又一部以诗人为载体的影片,又一次激起了我对诗歌,特别是英语诗歌的兴趣。如果说《邮差》体现了诗人的纯真和执著,《死亡诗社》就体现了诗人的自由和抗争,这都是我所理解和欣赏的诗人气质。我认为,真正的诗人是这个世界上活得最有意义的那一小部分人之一,当然,诗人并不是最高境界。就像电影里的Keating,他教会了学生们独立自由和激情,却把诗人的脆弱传染给了他们,从这个意义上说,Neil的死或许是有Keating的责任的,他解放了他们,但却没有教会他们坚强。反抗传统的人必须要学会坚强,但显然Keating没有学会。很多诗人是不是也这样呢?他们迈出了寻求自由的那一步,却并不一定能承受得住随之而来的风雨。

 

或许是为了突出戏剧性,这部片子里的反面势力太极端了,比如说Neil的父亲和校长。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现实的一个鲜明代表。虽然现实中并不一定有那么明显的“压迫者”,但我们的传统和社会潮流已在无形之中束缚了我们的思想,要突破这个束缚,恐怕比电影里面临的困难还复杂得多。

单管那段主题曲简直有点撕心裂肺,看到最后他们都站到桌子上喊着“Captain, my Captain” 向Keating告别时,我流泪了,好久没这么感动了。Keating 的命运,不正跟林肯相似吗?解放了别人,最后自己离开了。唉,路还真得很长。真想建议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看看这部影片,现实中Keating这样的老师上哪儿去找呢?

纯纯的诗意——邮差

       一个穷困低微、毫无天赋的年轻人,因为对大诗人的仰慕而喜欢上诗,因为对女友的追求而与诗人结下不解之缘。然而,诗人离开后,他日夜期盼的诗人的问候却迟迟没有到,哪怕在公众采访中也没有与他相关的任何提及,周围的人都失望抱怨,但他却始终坚持对诗人的仰慕和信任,直到最后为了念一首诗而送掉性命。诗人几年之后终于来看望他了,然而,却只能听到他录下的意大利最美的声音。这样的崇拜和执著或许带着些盲目,但对于一个小村渔民来说,却是最纯真的一种表露,或许,他将被永远铭记在诗人心里,终身难忘。

       无法用言语形容我对这部片子的感受,只想用一个字:“纯”,纯得一塌糊涂。意大利小岛纯朴自然的风光配上不假雕琢的音乐,本身就让此片充满了诗意。Neruda的诗本来是意象极其丰富绚丽的,但在那样的环境中,在那样纯真执著的渔村青年的憨笑和专注的眼神中,暗喻也成了离真实的人性最近的,最朴实的感情递质。

      这部片子,也很特别地把诗和政治联系在一起。Neruda不仅仅是大诗人,也是一个政治家,整个故事,是在意大利和智利风起云涌的政治风浪里展开的。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搭配:政治运动需要诗一样的激情,但政治的纷繁复杂却与诗的纯真灵秀背道而驰。历史的结果往往是:政治是短暂的,唯有诗意永存。

无法摆脱的宿命——十二只猴子

      老罗推荐的一部片子,说是他认为拍得最好的科幻片。我看了之后,确实感受了其中的哲学深度,也被其中营造的气氛所感动和压抑着。不过,无论是情节还是主旨,都没有太出我的意料,似乎在阐述一个我早已认同或猜测的观念,因此说不上心理冲击。这部片子形式上是关于时间旅行和人类灾难的科幻,而实际上是讨论了两个问题:宿命论和精神病。

      前者使我想到了《仙剑》里李逍遥回到十年前就赵灵儿的情节,他想要改变历史,把灵儿送向相反的方向,却因为不知道地球是圆的而事与愿违,一个挣扎着想要改变历史的人却最终成了参与和创造历史的人。当时很佩服编剧的这一有创意的改动,也开始思考时间穿梭所带来的所谓悖论。看来形成一个时间环,人的命运在其中无休止的重复是解决这个悖论的有效形式。《十二只猴子》更是集中而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时间没有真实的先后,只有逻辑的先后,这似乎印证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过去与未来,都只是一个幻觉。”

      后者让我想到《飞越疯人院》。同样涉及到精神病的社会定义和权力体系的问题,很像福柯的观点——一个不服从于社会主流的人就会被定义为精神病而成为被这个权力网络监禁的囚犯,无论他是先知(来自未来的人)还是对社会主流抱有极端异议的人。不过,我觉得《飞越疯人院》揭示得更深刻,因为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正常的人是如何被定义为精神病然后又如何被迫害成真正的精神病的,而且是在种种“善意”的“拯救”动机下。《十》里面至少还有人能寻求真实、给与希望(女主角),而《飞》里面全是冷冰冰的真正的偏执狂(特别是那个女护士,压抑的快崩溃了),一点点温暖都找不到。

最郁闷的片子——飞跃疯人院

一部看得我郁闷了好久的片子,到最后都没想通:一个活蹦乱跳的思维开阔而有同情心的人,最后居然可以被弄成一个白痴,而且是在那么一种维护秩序的动机下,这杀人的制度啊!真的像福柯说的那样,社会是一个庞大的权力网络,任何不服从其主流和秩序的人,都一律被视为精神病(非正常异类)遭到监禁和改造。这部片子太有冲击力了,值得回味,但怕看多了过于压抑。当然,片子里还透露出了浓烈的人性的光芒,那就是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暴政的反抗,这一点在男主角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十分感人,但他最后的结局居然是那样……这不是更增加了悲剧气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