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大课

今天连讲了两个多小时的课,口干舌燥,腰酸背痛,快虚脱了。先是一小时20分的lecture,然后是50分钟的conference。还好撑下来了,效果貌似还不错。


助教一年多,第一次上lecture。因为教授出差,让我来代。上普物,讲Maxwell方程组和电磁波。我当时一看这个题目,十分高兴,哈哈
Maxwell方程,电磁学里面唯一值得记住的东西,居然让我碰到,太有意思了。我当时畅想着跟他们大侃麦克斯韦老兄的八卦,讲他如何整理卡文迪许和法拉
第的工作,如何天才地发现电磁理论的不自恰并引入位移电流,还有他那可爱的齿轮耦合电磁场图像,然后再把牛顿同学搬出来对比一番,讲他们如何完成了物理学
上两次伟大的统一。可是,这些设想都落空了。教授给我一个ppt,让我照着那上面讲,我一看,Maxwell方程组只占了三分之一,位移电流的引入没说任
何原因,公式推导很少,电磁波的很多性质都直接给出,没有详细证明。不过想想作为一个普物课,能这样也不错了,想当年我们上电磁学时似乎Maxwell方
程也是不做要求的(尽管饼干爷爷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讲历史和麦克斯韦的八卦)。如果只有这些,我还可以有时间插一些八卦,要命的是还有八个演示实验。比如对
比声波和光波在真空中的行为,用了一个很响的蜂鸣器,耳朵都快震聋了;还有一个微波发生器,拿个迈克风接受,不知道开太久会不会把我烤熟;然后还有分光
镜,激光衍射等等。最好玩的是一个Tesla线圈,高压放电击穿空气,然后拿个日光灯管在旁边就能点亮,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以为我是Harry
Potter。当时准备实验时我问那位大叔,这个实验想让学生学到什么,因为我看它跟电磁波似乎没有直接关系。他说,其实很多实验不是要教什么东西,就是
好玩,活跃课堂气氛。唉,难怪美国小孩学得这么快乐,他们都是把好玩作为第一位的。后来琢磨琢磨,这个实验似乎可以跟X光发射原理联系起来,可以在介绍电
磁波频谱时引入,终于不至于让我在课上说:我知道现在大家都听累了,来,我们来玩个魔术游戏——此游戏仅供娱乐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目的。


然这个暑期课程不是给物理系学生上的,但lecture的内容和形式跟平时物理系的课没太大的区别。学生们上lecture随便听听,娱乐娱乐;上
conference一头雾水,不断抱怨讲得太难;作业和考试做得一塌糊涂。如果有幸遇到一个好学生,我会很激动。上个月经常有一个牛仔穿着的学生,上课
提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下课抱着费曼讲义(这玩意儿这年头似乎很少见了)来问题,让我很是感动。可惜他考试总是一塌糊涂,最后成绩也不是很好,因为基础知识
不扎实。不知道是不是医学院太强的缘故,JHU的物理本科几乎全是水。这样学培养兴趣或许可以,但真要培养人才,实在是很难说。前段时间听说Dine同学
是JHU本科毕业的,让我惊叹这样的本科还能培养出物理牛人。或许这就是美国的教育吧,整体很平庸,但天才总是不会被埋没的。

回老家看看

离开msn已经一年多了,怕久不登录被删除,于是就上来看看。发现space越来越难看了,而且几乎忘了怎么编辑。不过还是舍不得上面的内容,就算搬走了
文章,也搬不走评论。当然,由于国内访问不稳定和不能匿名评论等原因,我是不可能再把它作为主博客的,不过可以作一个备份,毕竟这上面的文章都是分类的。
先贴上一些搜狐博客上比较正经的文章,以后我会选择性地同步更新msn。

继续推荐NHK好片(2007/6/21旧文)

  • 烟与钱与岛国沉没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上面临家园灭顶之灾的居民,美国华尔街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公司,中国的发展中城市重庆——同时三点,它们是如何被全球气候变化联系到一块儿的。看完之后你会想:我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了。

  • 文*化*大*革*命——40年后的证言

一位文革时期的报社摄影师,在人性的驱动下冒险拍摄和保护了十万张关于文革批斗场景的照片。如今,他花一个月走访照片中的人物,试图寻找隐藏在人性深处的答案。

  • 中日战争扩大化的真相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是如何全面打响,日本又是如何在国内军国主义狂潮的推动下一步步陷入战争的深渊?日本人眼中的中日战争,将让我们看到教科书上没有的历史背景。尤其值得一看的是南京大屠杀背后的原因。

  • 中日应该怎样面对历史

今天中国的反日高潮,以及中日之间越积越深的怨恨,来自战后各种微妙关系的不断发展。该片会集了日本左右派学者,中国学者及西方学者的观点,是一场原则层面的交锋,发人深思。

下载地址:http://lib.verycd.com/2006/04/05/0000097387.html

激流中国:日本人替我们做该做却做不到的事(2007/6/14旧文)

看见网上很多人推荐日本NHK电台的纪录片《激流中国》,于是也找来看了看。这部纪录片现在出了三集,分别针对中国的贫富悬殊问题,媒体管制问题和
老龄化问题,以追踪记录的手法向我们揭示了大部分中国人都心知肚明却很难在国内媒体上看到的真实场景。总体说来是拍得不错的。作为一个外国电台,能有这样
客观的视角,并且这么零距离地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追踪采访,拍下最现实的生活,想来也不简单。但是,纪录的内容大部分流于表面,感性冲击很大,供人深入思考
的素材却没有抓住。

第一集《富人和农民工》,一看题目就知道,这是要用鲜明的对比说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多么大。富人里抓出两个典型,一个是大富豪李晓华,一个是新贵金某
某。不知道这些记者使的什么手段,竟然让李晓华自暴豪宅,带着我们把他那宫殿般的别墅转了个遍。不知道李晓华同学当时是否清楚他将成为这个纪录片的“反
面”角色,大概他当时只在为外国电台的采访感到得意吧。我不知道谁是李晓华,后来上网一查,发现他是北京首富,然后有大量文章介绍他如何白手起家,艰苦创
业,然后又如何热衷慈善,还有一颗小行星以他命名。这样一个人物,能说明多少问题呢?如果单纯是一个富,没有任何争议可言,显富也最多只会让人觉得土,除
非你有仇富心理,看见富人享受就不爽。关键不是富或者穷本身,而是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富人会富,穷人会穷,究竟是哪个环节的不公平造成了这么大的差异。世界
上大多数国家都有贫富差异,但中国的特殊性何在?我们贫富差距的规模有多大?除了一般的资本家“剥削”“投机”以外,有没有更关键的原因造成这么大的差
距?可惜的是,这部纪录片把大部分重心放在展示富人生活如何奢侈,农民工的日子如何艰辛酸楚上。这确实可以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但仅仅是情感而已,除了对穷
人的同情和对资本家的批判,剩下的恐怕就只有无奈和不应该出现的仇富心理了。不过,有一些细节还是值得回味的,尽管片中并没有深入探讨。比如高层政界人物
出现在李晓华的生日酒会上,金某某的父亲是军队干部,还有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对比:一位农民工千辛万苦挣钱为了供女儿上高中,乡村学校里的孩子们以“考上
大学赚钱报答父母”作为理想;而金正计划着让儿子到国外留学,“接受最好的教育”。读书被穷孩子们当成唯一的救命稻草,但教育机会的悬殊,却让这些人在命
运的枷锁上套得更紧。

第二集通过对《南风窗》60天的跟踪采访,揭露了中国媒体管制的很多内幕。我认为这一集是拍得很有价值的。尽管新闻管制已经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但这
里面还是透露了许多细节。《南风窗》曾经算是中国最“不听话”的杂志之一,但它能做的,也仅仅是打擦边球而已,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结果为了生
存,也不得不听任上面的阉割。出于对这种环境的不满,编辑部的几人愤然离开,自行创办了杂志《市民》,以揭露社会的真相为己任,结果,刚出了7期就被停刊
了。当日本记者在最后问南风的总主编,《市民》是否有机会复刊时,他很同情,却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在中国,舞台只有这么大。到这一步,纪录片的任务就
算完成了,因为它已经把问题清楚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接下来留给我们的就是思考和行动了。这或许正是为什么会在篇尾引用鲁迅的话: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
了,也就成了路。

第三集讲的是青岛的养老院,揭示了中国的老龄化危机和老人赡养问题的复杂性。这是一个没有那么尖锐的问题,同样是很心酸,但也不知道究竟出路何在,几乎就只剩下无奈了。

无论如何,由于第二集所揭示的原因,中国人能借助外国人的眼光审视一下自己的社会也算一种进步。要知道,我们以前除了党国喉舌的声音,什么都听不
见。感谢互联网,也感谢NHK电台,无论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能够这样客观且带着忧心地为中国针砭时弊,实在算得上是真正的国际友人了。

NNK纪录片精选下载(电驴下载)

全球警告(2007/5/31旧文)

不知有多少人看过 An Inconvenient
Truth。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电影使用的是最单调老土的手法——戈尔的学术性演讲,没有任何艺术夸张或者煽情,也无须华丽的口才和装饰,但已
经足以让它在人群中引起轩然大波。因为,任何人都无法抵抗铁一样冰冷坚硬的事实带来的震撼。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警示录。无需任何高深的理解力,每一
个人都能被它唤起最深层的担忧和恐惧。尽管戈尔所说的很多内容——比如温度曲线和二氧化碳浓度曲线的关系,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灾变临界点的模拟预测,以
及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我在大学时听过不止一两遍,但从来没有一次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全球变暖一直只被我们当成一个甚至还存在争议的学术问题,而从来
没有被意识到已经是人类命运的问题。人类的短视和自大,或许真的像很多美国电影里想象的那样,大难临头还浑然不知,一帮自以为是的精英们还在为鸡毛蒜皮争
论不休,而发出警告的“先知”却往往遭到误解和打压,直到一切都无法挽回。

戈尔现在就充当了一个“先知”的角色。自从2000年大选失利
之后,他就退出政坛,全身心投入到关注了几十年的全球变暖问题,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在美国各地巡回演讲,迄今已超过2000场。不仅如此,他还培训了
1200多名演讲员,在各地宣传这一事实。他像一个执著的传道者,向世人警示人类末日的危险。他说,他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人们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立刻采
取行动,否则就真来不及了。

幸运的是,他不是孤独的。几十年来,全球变暖的证据在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坚信不疑,并且对它的后果
作了仔细的研究。戈尔的演讲中已经把关键的问题说得很清楚,这都是几十年来科学家研究的真实结果。而最新的数据发现,事实甚至比预计的更可怕。由于冰川融
化是个急剧的正反馈效应,极地冰川融化的速度超过预言的两倍。以这样的速度下去,不出100年,光是格林兰岛的冰川融化就能让海平面上升1米,而不是预计
的0.3米。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如果我们肯放弃那些繁华的城市,至少还能活,但如果在想想河流里的水都是从哪里来的,就会不寒而栗。地球上大多数河流
的主要水源来自高地冰川,而这些冰川融化的速度甚至比极地更快。如果这些冰川继续融化直到消失,我们将不断遭受交替的洪涝和干旱。并且缺乏温差的调节,全
球气候也将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这样严重的警告已经足以让我们看到末日的样子,但不幸的是。人类行为竟然没有因此发生丝毫改变。工厂
还在不断靠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废气赚钱;私家车数量在飞速增长,环保型汽车却没有市场;某些国家还在为争夺能源打仗。殊不知,能源短缺竟已不是最迫切的
问题,真正的当务之急是能源消耗的排放。我倒真希望石油涨价,猛涨,逼得人们不得不节能。

戈尔提出了一个减少能源消耗的建议:用二氧化碳
排放税取代生产所得税,用对环境的影响作为衡量纳税的标准。这哪里是一个政客的头脑能想到的方法,分明就是天真执著脑子只有一根筋的知识分子才能提出的建
议。政治总是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权衡,特别是赢得大公司的支持;只有学者才会朝着一个方向走到底。戈尔这样的建议,一定会让很多政客甚至经济学家们觉得幼
稚,他们一定会闹闹嚷嚷:经济不发展了怎么办,赚不了钱怎么办,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了怎么办?

自从全球变暖这一现象被观测到,就不断有人
怀着各种目的提出置疑或者淡化它的严重性。如果说以前的争论还算学术之争,到现在就几乎全是出于学术之外的目的,就像基督教反对进化论一样,可以理解,这
种言论在美国一向都不缺市场。更何况,美国的民主政治,不过就是政客们玩的游戏,他们拿着国家甚至人类的利益作为竞选的筹码。利益冲突能够让政客们做出最
没有原则的行为,他们可以花钱请人在流行刊物上写反对文章,或者制做抹黑环保者的影片,把全球变暖描写成一个大阴谋,一个共和党支持的公司最近甚至做了一
个恶搞 An Inconvenient
Truth的片子在网上盛传。但是,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政治斗争,我们再也玩不起了。如果你明白人类生死攸关的时刻已经到来,却看见这帮短视的政客们还在为
眼前的蝇头小利吵吵闹闹的时候,你是不是想狠狠拍他们一巴掌骂道:“TMD还不醒,死到临头啦!”

正是作为学者,而不是政客的戈尔,
才能自由而执着地坚持他的行动。他说,他已经“fall out of love with
politics”,他觉得自己现在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真实,而且真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戈尔的巡回演讲为他赢得了无数民心。在美国08年大选的党内提名预
选赛中,丝毫没有参选行为的戈尔竟然还有12%的民意支持,与另外四个参选者中最低的一个持平。他在纽约州一所大学演讲的时候,一位女生竟然跪求他参选,
全场顿时沸腾了半分钟,然而他只轻声回答了一句:“I will not run.”

戈尔不想再涉足政坛,因为政治是短视的,而他在做的
是一向意义深远的事业。或许他的支持者以为如果他当了美国总统,就能实现他的环保策略。但戈尔自己很清楚,总统只不过是利益集团的代言者,根本就是身不由
己。很多美国人说,2000年之后,他们才开始看到一个真实的戈尔。但是,如果他再次参选,这种真实就会被立即掩盖在政客们不得不戴上的各种面具底下。不
但如此,戈尔的环保行动将会在很多人眼中沦为又一个政治筹码,尽管它确实重要,但影响力势必会削弱和扭曲。戈尔说,他只有一种情况会参选,那就是当所有竞
选者都忽视环境问题的时候,他会出于“Moral
obligation”,义不容辞地担起这个重任。不过他认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唤起民间和政界的关注。


尔强调的是美国的责任,因为美国作为经济科技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户,理所当然该担起首要责任。但发展中国家难道就可以以发展为借口推托责
任么?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和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尽管还没超过美国,但对其增长的贡献却达到了75%。中国总是以世界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为荣,有没有想
过我们的环境破化增长也是世界第一呢?中国以为引进外资是双赢,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我们只不过是请人来挖自己的墙角,当他们把大把大把的财宝挖走,留下一
点零头,我们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赚了。事实上,中国输了,输掉了作为根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外国也没赢,因为我们将共同面对这个破化性开采的残局。

“发
展中”不能作为推卸环保责任的借口。就像住在一个房子里的人,第一拨先开始挖墙脚,挖出一堆金子发了财,后一拨看着不服气,也开始挖,可这时房子已经快倒
了,难道他们会傻到说:我不管,让我先把这堆金子挖出来跟你们一样富了再说。在这样危机的关头,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责任。如
果说发达国家需要多做什么,那就是他们应该像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技术和财力的支持。

或许要大规模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只有政府能做到,但
其实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地影响环境。二氧化碳的重要产源之一就是汽车尾气,如果每人都只开环保型汽车,二氧化碳总量就能减少很多,特别是中国私家车数目增
长这么快,大多数人选择哪种车会造成很大不同。做好废品,特别是废纸的回收利用,会拯救更多的森林。节约用电,尽量使用节能电器比如节能灯泡,节能炉灶,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太阳能或风能这些清洁能源代替使用火力电,这些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实政策也只是用一种宏观调控的方式改变大家的
生活方式而已,如果我们自己能够觉醒,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行动呢?

Global Warming已经成为Global
Warning,人类的生存警报拉响了。我们总是说拯救地球,其实人类太自以为是了点。地球什么时候要我们来拯救了,地球的自我调节功能足以维持相对稳定
的环境,比如说,消灭掉人类,地球就清静了,其他大部分生物还能活得更自在。这不是笑话,真把地球惹怒了,清理门户的时候就到了。
如果连拯救自己都懒得去做,那还不如让这种愚蠢的生物灭亡去吧。
(以上关于戈尔的资料主要来自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关于冰川的最新调查来自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

I Need to Wake Up——An Inconvenient Truth 主题曲

Have I been sleeping?
I’ve been so still
Afraid of crumbling
Have I been careless?
Dismissing all the distant rumblings
Take me where I am supposed to be
To comprehend the things that I can’t see

Cause I need to move
I need to wake up
I need to change
I need to shake up
I need to speak out
Something’s got to break up
I’ve been asleep
And I need to wake up
Now

And as a child
I danced like it was 1999
My dreams were wild
But the promise of this new world
Would be mine
Now I am throwing off the carelessness of youth
To listen to an inconvenient truth

Well I need to move
I need to wake up
I need to change
I need to shake up
I need to speak out
Something’s got to break up
I’ve been asleep
And I need to wake up
Now

I am not an island
I am not alone
I am my intentions
Trapped here in this flesh and bone

And I need to move
I need to wake up
I need to change
I need to shake up
I need to speak out
Something’s got to break up
I’ve been asleep
And I need to wake up
Now

再说道德(2007/1/25旧文)

最近在李银河的blog上,关于换偶和包二奶的问题正吵得火热;前段时间,关于网络脏话的事也闹得不可开交。这些事情其实都引向一个更深的话题—— 道德。争论的焦点,不外乎就是这样的行为是否不道德。


论道德问题之前,需要划清道德和法律的界限,这两者很容易纠缠到一块儿把问题搞乱。李银河把性行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罪的,第二类是有错的,第三类是满
足她所提出的性行为“三原则”,既无罪又无错的。其实这种分类方式可以推广到一切行为。区分有罪无罪是法律问题,区分有错无错是道德问题。


还得先把有罪和有错区分开。道德德是法律的重要基础之一,但它们不能相互代替,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作用,特别是法律,其作用范围是十分有限的。理想的法
律,应该限制对某些人或物(比如动物保护法)的权利造成伤害或潜在伤害的行为。但现实的法律并不是这样,它还掺入了对非伤害性行为的限制,比如李银河为之
辩护的换偶、集体性行为,还有同性恋婚姻,这些行为并不存在受害者,但也受到法律的限制。同时,即使对理想法律而言,也并不是所有的伤害性行为都会受到法
律管制,比如涉及感情伤害等模糊问题,还有就是法不责众的问题,比如包二奶本来是受到婚姻法限制的,但由于现在这种行为越来越多,法律也睁只眼闭只眼,只
在当事人(通常是贪官)犯有其他罪行的情况下才一并列出。正因为如此,法律的保护作用是有限的,我们才需要道德。

假设我们的法律是理想
的,文首提到的问题就都属于道德范畴,那些网民们争论的焦点正是对与错的问题。道德比法律要模糊得多,似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道德标准,很难拿出一个固定
的标准来衡量对错。可什么是道德?我一向认为,道德的产生是一个社会群体为了达到总体利益最大化而达成的行为规范共识,当然这个共识的达成是在一定时空环
境下自发产生的,它没有特别固定的形式,同时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演化。不过在演化的过程中,分化就产生了。一些已经不适应新环境的旧道德,却仍然被大
多数人死死坚守,因为大家只知道它是道德,却不问它存在的理由。同时,一部分人看到了这种道德的局限性,于是转而使用心中另一套道德标准。我们不妨把大多
数人仍然共识的道德叫“宏观道德”,而把每个人自己的道德叫“微观道德”。在判断对错时,宏观道德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参考值,但它说明不了太大问题,充其量
只能就此推测,你的这种行为会不会招来一片骂声。真正彪悍的人,是不会在乎这种骂声的。骂是很正常的,再过时的道德也具有道德的威力,就像一个敢于挑战现
行恶法的人(需要更大的勇气),就不要因为受到恶法的处罚而耿耿于怀,因为这是必然的。很多人在争论是否道德的问题时,其实都在把这两者混用,所以永远也
讨论不出结果来。

宏观道德不是关键,真正的关键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道德范畴内的行为,也有伤害性的和非伤害性的,而这条底线就是对
这两种行为的划分。如果严格按照这条底线来判断,一些陈旧的宏观道德恰恰是违背一些人的微观道德的。正是这条底线,给了某些人挑战传统道德的勇气,并且随
着时代的进步,逐步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

道德底线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小伤害,但有一种伤害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这就是为维护道德而受
到的感情伤害。比如说有人看不惯别人说脏话,你尽可以感叹世风日下,也可以以道德高尚者自居把对方恶狠狠教训一通,但只要对方不是针对具体的人进行人身攻
击,你就不要说什么因为我看不惯你说脏话所以你伤害了我的感情因此这违背了你的道德底线。如果这样的话,道德就永远不要进步了。

李银河还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国人应当逐渐习惯对一些事有权利做却不去做的现代新秩序。她说的权利是法律权利,也可以推广到道德权利。有没有权利是法律或者道德的问
题,而对于有权利做而去不去做的问题纯属个人好恶,与法律道德无关。支持不等于提倡,更不等于自己就要去做,只是说,我们应该尊重这种与大多数人不同的行
为。

最后回到换偶和包二奶的问题。我的观点是,换偶违背宏观道德,但不违背我的道德底线。反过来,辱骂打击换偶的人群才是真正的伤害。包
二奶既违背宏观道德,也违背我的道德底线,这不李银河所说的歧视女性问题(包二爷也不行啊),而是它会对家庭另一方和子女造成伤害,并且有欺骗及滥用夫妻
共同财产的行为,而且严格地讲,它违背婚姻契约,应该属于违法行为。

布拉格的春天(2007/1/20旧文)

布拉格不是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春天也不是昆德拉小说改编的电影。布拉格是什么?布拉格就是blog,布拉格的春天就是今天的blog盛世。

TIME告诉我们:谁是年度人物?YOU——网民。

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又分出许多亚时代,每一个亚时代都有一个代名词。当QQ还是OICQ的时候,当聊天室中大家都犹抱网名半遮体的时候,它们是网络的代名词;当BBS还能自由注册的时候,当我们在家还能畅通无阻地上学校论坛灌水的时候,它是网络的代名词;而现在,当QQ已失去陌生人聊天的神秘感而沦为朋友联系的通讯工具时,当言语的聊天室已经被身体入侵时,当校园BBS死的死,阉的阉,而民间BBS又成为左右愤青肮脏混乱的撕抖场时,blog以它前所未有的人气和功能,成为今天的网络代名词。

前年刚在msn弄了一个space的时候,blog还只是一个费解的生僻词,只知道,它就是weblog,网络日志的意思。开space的想法很单纯,就是一时心血来潮想在网上找个地方放自己的话,没想写给谁看,也很少去看其他人的空间。那时blog还是个罕物,直到新浪推出名人博客,顿时将“博客”二字一炮打进千家万户,于是这个东西就像青春期内分泌失调的小孩脸上的痘痘一般,一发不可收拾地往外冒,一拨又是一拨。如今,常在网上混,哪能不开博?连不常上网的同学也几乎都在某个网站的服务器上分出一块地。

日志本来就是很私人很流水的东西,放到网上给别人看,即尴尬又无聊,但也并非全无意义。名人可以用日志来迎合部分粉丝八卦的闲情,而小人物可以用日志来告诉朋友自己的近况。Blog的一大功用,就是告诉不能见面的人你还活着,而且活得还不算糟,至少还有手有眼能够上网,而不用一个个定期打电话发邮件告知。当近期有什么新闻时,也不用长篇大论一个个侃,只需抛出一句话:瞧我blog去!

其实,真正把blog当记事本的人并不多。我就很少在blog上写日志,我更喜欢写一些突然想到的东西,比如这一篇。这样的文章,与近况关系不大,或许与心境也无关,但它却暴露了更内部的东西——你的性格,你的观念和你的境界。哪怕是你带着在QQ或者BBS上用ID掩藏身份的习惯性动作试图将blog上的个人信息也小心翼翼地抹去时,这些文字也会让一个陌生人认识你,因为它已经不是只言片语,而是在这样一种堆积中展现了你的历史。

有人说,网络推进了民主,blog
进了网络民主。一夜之间,似乎人人都多了一块说话的空间,尽管有些界限始终不敢跨越,但在大部分领域,你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成熟还是幼稚,深刻还
是偏激——仿佛就快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盛世。然而,如果你是一个小人物,这样的声音除了满足自我发泄和自娱自乐之外,没有丝毫意义。你把自己整个刨开了给
人看,其实能看上你一眼的人比你看的还少。声音的主流,永远来自那些所谓公众人物。他们本来就是要对公众说话的,只是在传统的媒介面前,他们是被动的,而
blog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更保真,更互动的渠道,让他们可以为自己造势,可以轻易地挑起争论,传达自己的言论。在这样的环境中,名气是第一要素,争名夺誉的能力成为首要领导力。所以网络政治既不是平民政治,也不是精英政治,而是名人政治。

那么小人物的命运呢?要不就是游离在这样的表面喧哗之外,安安分分地在自留地上自娱自乐;要不就是在名人的blog上去多占几个沙发,陶醉在“年度人物”的幻觉里;要不就是踏着芙蓉姐姐的坚定足迹,走上成为公众人物的不归路。

我还是安分一点,在blog上胡言乱语一番,然后老老实实睡觉去。

布拉格的春天,与我无关。

EJ印象(2007/1/12旧文)

她是我们系的师姐,也是我的student mentor, 一位韩国美女。

去年夏天刚到学校的时候,她还没返校,我从
Gradpost上看到我这位mentor的照片,一头乌黑的长发,很亲切的笑容。第一次见面是在机房,我一眼就认出了她,她很高兴,说我的照片还没照变
形啊呵呵,其实她比照片漂亮。我向她询问选课的事,她笑眯眯地跟我分析统计和电动的取舍,说话很平稳很清晰。我跟她正式的聊过一次,关于她跟
Sundrum做的研究。那是在物理楼外,我们坐在草坪旁边的石礅上,在柔和的阳光下捧着自带的午餐。以后,我经常在楼里遇见她,她总是带着随和的微笑。
我准备下学期再仔细向她询问一些研究上的问题,再多了解一下这位可爱的韩国姐姐。

但是,我再也没有机会了。她和她的母亲在佛罗里达的一次
车祸中丧生。收到系主任的第一封信时,只是说她母亲去世了,她刚做完脑部手术,情况稳定。Jingsheng打来电话,跟我商量寄卡片慰问的事。我当时还
在想,经历了这么大的不幸,她还能像以前一样总是带着那么平和的微笑么?很快,我就收到了第二封信,说她已经走了。

我跟她只是萍水相逢,还没来得及深入交往,缘分便嘎然而止了。命运有太多的难以预料,今天的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失去什么。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珍惜生命,珍惜朋友和亲人。

愿她和她母亲安息。

牛曰:驴游炸鸡(2006/12/19旧文)

如果以纽约作为城市的标准,世界上就没有几个城市了。
这样的城市,是一个各种对立元素的复合体,
浮躁的现代气息中时不时点缀着优雅的传统艺术,极端喧哗和拥挤的市中心镶嵌着一片宁静而开阔的自然天地,一边是市民游客警察在自由女神的脚下和乐融融地相
处,一边却是群情义愤的抗议示威。这次去纽约,收获颇丰,有幸同时目睹了这座城市的不同侧面。

时代广场
进入纽约的第一印象是:高
楼林立,不见天日。 走进曼哈顿的楼群,就像走进流水腐蚀过的喀斯特地形,侧立千刃,在深邃的峡谷中穿行。传说中的times
square,原以为还真是个“广场”,结果发现原来是大堆广告屏幕围绕中的大马路,四壁都闪耀着美女帅哥的大头,好不容易才从前方狭窄的一线天望见一点
可怜巴巴的蓝天(当然如果你肯仰头,还是可以看见大片蓝天的,而且还是纯度极高的蓝天耶)。

帝国大厦

约的高楼确实让人目不暇接,仰视得脖子都酸了。自从世贸中心在黑帮火并中壮烈牺牲,帝国大厦就抢回了纽约大佬的交椅。帝国大厦在电影《金刚》中出尽了彩,
连纪念品商店中摆着的每一个带尖儿的大楼模型上都有一只体积夸张得极不相称的猩猩,那猩猩再大,跟这大楼也要差好几个量级呢。本想登上帝国大厦一堵曼哈顿
全景,但一看楼下的长队绕着大厦底座望不到头,
就彻底放弃了。如果纽约只有帝国大厦一栋高楼,也就顶多是个暴发户级别的城市,一座突兀的孤峰在一片侏儒中很不协调。但纽约的底气远远超出那一点点炫耀,
这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山群,帝国大厦只是第一峰,其他的楼好不逊色,个个楼高马大,玉树临风,变幻出各种姿态,一起撑起这座现代都市的广阔天空。因此世贸中
心在倒塌的时候也可以大义凛然的诵到:倒了我一个,还有千万楼。

世贸中心

倒世贸中心,就来瞻仰一下它的遗容吧。一座摩天双子楼就这样从地球上消失,带走成百上千的人命,留下一个大坑。背后的世界金融中心见证了这一幕历史悲剧的
发生,同样是一座双子楼,但矮了很多,给人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这个大坑对于美国人的意义,就像圆明园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一样,但圆明园已经差不多就是一个
老头老太饭后散布打拳的公园,而这里,虽然搞了一些纪念图片展,挂着一块“勿忘911”的牌子,但已经开始施工清理场地了。现在这里建了一个简陋的汽车中
转站,简陋到居然挂牌声明此站没有公共厕所。外面有一些人在目光凝重地拍照,而里面的电梯走上来一群群谈笑风声的乘客,人和人眼中所看到的,就是有那么大
的差别。

中央公园

说中央公园是纽约的必游去处之一。不到中央公园,确实看不到一个完整的纽约。这是一片让人豁然开朗的地方,蓝天绿草树林镜湖,除了大部分人都围在滑冰场周
围热闹着,其他地方都充溢着宁静悠闲的气息。作为一个普通的公园,它并没有太多的特色,但跟其他公园唯一不同的是,它是纽约市中心的公园,一直连接着主干
道百老汇大街。市中心公园会是什么样的呢?按照我们的设想,首先它一定不能大,否则简直就是浪费高昂的地皮费,更何况这是纽约啊;其次里面的设施一定要尽
显现代化,人工化,以便跟城市的步伐合拍;还有最好来点本市政府的所谓“地方志”石碑,让市民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到对党国的荣耀。纽约的中央公园完全不是那
样,它很宽,我们转了快两个小时才走了三分之一,还差点找不到出来的路;它很自然,绝对不是人工能雕琢出的伪自然,只要你看看那一大片上百年的高大乔木,
还有那些对人毫无顾虑的野鸟水鸭,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这样一个公园,不是点缀在都市中的装饰,而是这个城市本身不可或却的一个部分。当你从一
条湖畔小路远望对岸的高楼时,不得不对着那种令人惊奇的和谐感慨:原来现代并不等于浮躁。

华尔街
而今纽约最著名又最神秘的街道,可能就属华尔街了。这是一条很长的街,一如其他街道,这条街同样的狭窄阴暗,时间并不晚,还不到四点,但这里已经由于重重楼群的阻隔见不到阳光了。想想,世界上有多少重大的金融交易,就在这个不见天日的地方进行的啊。

自由女神
此行中最刺激的部分莫过于“追逐”自由女神了。因为天快黑了,还在华尔街出口遥望布鲁克林大桥,我临时突发奇想,要去看自由女神,于是我们便一路狂奔,从曼哈顿岛南端的东面绕道了西面,终于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与自由女神蒙胧的背影隔海相对,前方,是一片金黄。

纽约人

约的人口密度大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最繁华的地段,也就是时代广场和第五街一直到洛克菲勒中心,那个人山人海,只能不断地从人缝中挤过去,甚至到了晚上,
第五街已经人流停滞,在闪耀着雪花的楼地下卡了半天。这边的路口很密集,每一栋大楼就是一个街区,于是就得不断地过马路。美国人民也不是传说中那么遵守交
通规则的,在巴尔的摩就已经习惯于美国行人的闯红灯了,没想到到了纽约也好不到哪去,每一个路口都会有三四个警察充当类似于中国“协警”的角色维持交通秩
序,即便这样,还是有人闯红灯。或许人多了,哪儿都一样。于是每一个路口两面都堆着两群人形成一个密度势,绿灯一样就开始往中间扩散,如果从高空鸟瞰,一
定颇为壮观。
游行
作为一个游客,一个额外收获就是有幸目睹几千人的大游行。中央公园外,整条长街都是黑压压的人群,高举着“停止警察恐怖”,高喊着“我们要正义”,为一个
新婚前被警察打死的黑人抗议示威。美国不愧是一个有着娴熟游行技能的国家,游行的队伍很有序,走得很慢,没有特别过激的表情,只像是在完成某种仪式;一条
条长栅栏把游行队伍和行人分开,旁边是冷静得带几分悠闲的警察和调整各种角度拍照的记者。这样的游行,不是那种波澜壮阔排山倒海式的,很难说对政府有多大
的冲击力,一次游行最多就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要想通过它来修改法律或政策是很难的。但这种游行的价值,不在于瞬间的改变,而是不断地提醒政府,我们一直没
有放弃,直到有一天问题的堆积逼迫出大的改变,但这也不会太突然,因为一次次抗议已经为它作好了循序渐进的准备。一个稳定的民主社会这样向前推进,只有这
种心态的国家才能做到,他们不是为了眼前的实际目的,而是为了一种已经融入血液的原则心和正义感去做这些事,无论结果如何,表明态度最重要。

纽约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地方,相比而言,清静得有些荒凉的巴尔的摩更合我的胃口。不过,纽约确实是让我佩服的一个城市。很高兴,我作为一个游客去了纽约。

梦(2006/9/28旧文)

我从梦中醒来

紧靠床沿的铁栏
透过窗帘的狭缝
庸懒地打量
康博思门口人来人往
耳旁
是室友的破电脑
轰轰直响
现在是几点?几号?星期几?
都想不起来
只依稀记得
仿佛做了一个
很长的梦
梦里有一个学校
远在大洋彼岸
有一天突然给了我offer
我就莫名奇妙地去了
梦的情节很混乱
梦里的世界好陌生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自己
lost,lost,lost……
“今天交电动吗?”
啊?什么时候说的?
“上周三。我还有道题不会。”
Faint! 我一个字都没写。
从梦中醒来
顿入现实
今天交电动……